纳业无忧欢迎您 !

微信
手机版

「金融实习」实习是金融专硕的基本路线,不能动摇

2024-04-26 09:01:55 来源 : 互联网 围观 :

以下文章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银辉,作者辉哥。

” 1 投研岗位更适合职业生涯的开端

虽然去了复旦读金融,但是因为是工科专业,对金融就业的整体环境一无所知。为了弥补这个认知缺陷,我在金融圈实习了很长一段时间。

我在六家公司实习过,涵盖一级投行,二级投研。我去过的公司既有中国顶级券商,也有步履蹒跚的金融皮包公司。

当然,我不是求职中最牛逼的群体,也进不了摩根高盛(中国大陆每年能进的人不一定能凑够一桌),但如果实习跨度大,覆盖面广,估计没多少人能比得上我。可能还是有一些人比我练的多,但是不写微信官方账号。

如果把六次实习经历浓缩成两句话,那就是:

1)年轻人不要轻易去一流的创投,最好去二流的投研。金融行业的二类投研,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让普通阶层通过教育、努力、知识快速完成阶层转换的工作。

2)任何人最后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一定要比别人更快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某个细分领域长期实践。

记得当时在一家理财机构旗下的私募基金实习。我跟组长说,以后想进VC或者FA。我非常了解教育行业,我相信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创投行业有所作为。

领导摇摇头:“看来你选错了轨道。”。

当时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以为是领导迂腐,不了解年轻人的想法。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终于明白其中的深意。

创投行业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第一份工作,而应该是人生的最后一份工作。

过早加入创投行业,年轻人很容易迷失在各种高大上的饭局、论坛、峰会中,把CEO和VC合伙人的成功误认为自己的成功。

每天看似打磨高大上的“商业思维”和“颗粒度”,培养资本风向感,其实还是在做画ppt的工作。

最后公司拿下一个项目,不是因为你的ppt有多漂亮,你的估值模型有多准确,而是因为你的老板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铁杆兄弟。

最终的交易价格根本不是你的估值模型估算出来的。他们只是吃了一顿饭,然后拍着脑袋估算价格,给出一个数字。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假设你毕业后进入VC行业,然后学习餐饮行业。虽然你有名校的光环,但作为一个没有行业经验的年轻人,如何真正洞察餐饮行业,识别有潜力的创业公司?

是因为你学过MM定理,还是因为你懂期权定价?

这些在VC或者FA行业都没用。

不要以为看了几篇关于餐饮行业的调研报告,或者和几个创始人聊天,就可以对一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就可以随便带一个餐馆老板进来,比你知道的多得多。

有没有进入创投行业最后相处的很好的人?

当然有,但是太稀缺了,而且这些混得好的人大多是在创投行业景气度上升的阶段入行,然后在周期的顶峰占据高管位置。

在资本寒冬,在我看来,选择创投行业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VC市场共募集可投资中国大陆的新基金135只,新增资金482.17亿元;投资类交易726笔,披露金额297.36亿元;退出方面共发生168笔交易。

具体来看,第二季度,VC市场出现断崖式下跌。数据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VC机构募集可投资中国大陆的新基金135只,同比下降28.9%;披露募集规模的130只基金新增资本482.17亿元,同比下降62.2%;平均募资规模为3.71亿元。

来源:清科

一级创投市场的寒冬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

前段时间Wework上市失败,再次证明了创投行业的底部还没有到来。如果此时入行,请做好月薪8000,长期PPT,加薪缓慢的准备。

以上建议只针对大陆高校99.9%的商科青年学生。如果你是超自然的0.1%的存在,请关闭这篇文章。如果你想在后台骂我傻逼,我也认了。

但我坚信我以上的建议适用于绝大多数年轻的商务人士。不管你怎么骂我,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

我坚信,所有资源型行业的从业者,本质上都是在实现自己长期的经验和沉淀。创投行业是典型的资源型行业,应该是人生的最后一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

当然,如果你家有很大的本事和资源,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二级市场在中国是存在的,能让普通人快速周转然后完成阶层过渡的行业不在少数,尤其是券商研究所和公募基金。

我得出这个结论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总结了自己一系列曲折的心路历程后得出的。

刚进复旦读研的时候,对金融行业一窍不通。听说牛逼的人都喜欢做投研,我就跟着做了。

原来这种工作很无聊。我为什么要埋头做这种工作?君子要在创投领域一鸣惊人,马上让自己的身价在一轮融资中飙升,或者在一轮资本拉皮条中赚大钱。

我被这一切表面的浮华迷惑了很久,直到很久以后才醒悟,二级市场是普通年轻人职业发展非常难得的起点。

我对二级市场的专业知识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绝非心血来潮。

对于金融专家来说,如果有机会去争取,我觉得最好把自己的职业发展定位为投研或者投行。

我需要先定义一下这两个术语,其中投研是指券商研究所,自营,资管,公募基金,知名私募。

投资银行业务仅限于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

我想国内大部分金融专家应该都认同这句话:投研和投行是当前金融行业皇冠上的两颗明珠。

如果你坚持认为投行一定是券商投行,你可以看看我身边谁进了高盛,摩根,红杉,高邮。那你赶紧把这篇文章关了,别浪费时间。我说过,这篇文章只能对绝大多数的金融专家负责,而不是全部。孤立的案例毫无意义。

复旦是国内第一梯队的顶尖学校吧?

中等专业学校17年级:

高盛/摩根:0

成红杉,高玲:0

先说说为什么鼓励大家去争取研究岗位。

首先当然是涨薪快,尤其是在券商研究所。从你毕业到入行五年期间,你的工资会画出一条惊人的增长曲线。

注意我的话:厉害。

我之前也在复旦负责组织职业发展讲座,受邀嘉宾中有券商研究所。

台下有同学问,研究所工作五年工资多少?嘉宾表示不方便详细透露。主持人来闹马戏,不想一句话把四个人震住:

他的工资超出你的想象。

当然,只谈钱就太俗了。

投研工作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构筑你的能力壁垒,让你有机会在知识沉淀、个人素养、格局视野等方面将大多数同行远远甩在身后。

类似《流浪地球》中提到的“饱和救援”,投研岗位可以给你提供“饱和的学习机会”。

比如研究消费领域,就要熟悉公司的财务数据、治理结构、品牌建设、供应链管理、渠道运营,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还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情绪。

对了,你还必须有很强的沟通能力,因为你出去调研,接触的都是上市公众公司的董事长、董秘、总经理等实权高管。

刚毕业没几年怎么能完成这些事情?

正因为如此,你才能通过饱和的、高强度的学习,快速构建自己的个人能力壁垒。

你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自己工作”和“为自己增值”。

大家都是公平的,市场化的。

有人说金融行业在争资源,我承认是真的。

比如你在家乡的银行做企业贷款业务,你的前途更多取决于你父亲是不是当地知名企业的老板,而不是你的能力。

但这一切在投资和研究领域并不适用。投研不看出身,只看个人能力。

就算你爸牛逼,你推的股票一直跌,卖的股票一直涨。有什么用?你家再牛逼,也控制不了资本市场吧?

2 如何让自己有希望找到好工作?

一句话:尽快明确自己的方向,然后在某个细分领域继续实践,在某个细分领域形成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再读一遍上面的句子,想一想。我激动地打了出来,因为我自己的教训太深刻了。这句话字字含血。

我身边找到好工作的人,往往很早就给自己定好了方向,而且这个方向很细分很明确。然后继续在里面耕耘。

比如你确定要去读研,一定要尽早决定,是看周期,还是看消费,还是看总量?

不要学了三个月煤炭,然后去看电子,然后突然看战略,找工作的时候很不利。

比如秋招的时候,我也面试过家电调研。还有人可能看了一年多的家电行业,写了十几篇报告。他们已经在家电研究领域有了深刻的见解,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这时候怎么跟别人比?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上面这段话也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使你的硕士学校不怎么样,只要你早点定好方向,深入进去,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

3 考证是典型的三本思维

给自己讲两个真实的故事:刚进复旦读研的时候,一位学长在一次分享会上说,“考证是典型的三本思维。”

满座,大家质疑,CPA不重要吗?

学长解释:很重要,但是你只要通过会计和财务管理就可以了。

我当时不懂,过了很久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我有一个同学去研究生院面试,简历上写着考过CFA三级,以后想做TMT行业的研究。

研究所主管直接:

我觉得你没有自己的主见。你考CFA的目的是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一件事能做好是非常难得的。最好的策略是你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知道这个方向需要什么专业技能,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

而不是一次尝试所有的事情,这确实是典型的三书思维。

我觉得很多人胡乱考证是因为方向不明确。我想通过考试来缓解自己的焦虑,然后安慰自己说你看我多努力。

其实没什么用。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所以请成熟点吧。

4 老师不让实习怎么办?

之前有一个知名财经学校的学生问我,他现在在上课,感觉有个好老师,但是听说这个老师对学生实习很抵触,坚持要放在学校,问我怎么办?

我说要不你回去问问你老师,你以后找不到工作他会不会支持你。

如果能养起来,那很好。你可以像大师一样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养不起来就赶紧找个宽松的老师,不然以后会后悔的。

所有不以帮助学生找到好工作为导向的硕士培养项目都是流氓。

每年那么多金融专业,这个金融学院想在挤上保研或者考研的独木桥,交了高额学费之后,借助学校的平台找到一份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

本科和硕士的学习思路是有区别的。

我还是建议本科不要上逃课,还要上一些看起来“没用”的通识教育课程。

但是,你读了硕士之后,马上就要功利了。硕士课程确实有很多“硬课”,会让你学到很多干货。你必须参加这样的课程。但是灌溉课也很多,一定要坚决翘掉这门课。

总而言之,就是:

“不翘一节硬课,就不会错过一节水课。”

大家权衡利弊,选择读硕士。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化行为。硕士毕业后,纯粹是市场化行为。

但是要知道,专业硕士的培养还是在高校的行政体制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学生找工作的市场需求是有冲突的。

这就导致了“本科教过一次投资方面的知识,专业课又教给你看”“一门课的ppt五六年不变”的现象。

当市场和行政发生这样的冲突时,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你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去抵制。你可以选择不上课,也可以和导师或老师商量,批准你不上某些课。

其实很多老师都很好,很理解,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明白,专业化的出路是就业,而不是学术。你可以把老师的这种态度理解为行政体制下的“酌情处理”。

相关文章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