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业无忧欢迎您 !

微信
手机版

所谓的舆情监测系统724小时实时监控是_拥有财富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2024-05-14 19:03:31 来源 : 互联网 围观 :
所谓的舆情监测系统724小时实时监控是_拥有财富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拥有财富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

题目都是大众讨论的热议问题之一。题目是: 拥有财富是不是真正的幸福呢?我的答案是五十、五十;或者六十、四十或七十、三十等等!总是不能题目条件下得到完全或百分之一百的幸福的!要拥有百分之百或完全的幸福题目还要加一些条件进去!然后才拥有百分百及完全的幸福等!根据题目条件还要加什么条件方可组成百分百完满幸福呢?也是简单一句话: 即是拥有财冨加上合理使用财冨等等方可拥有百分百和完美完善完全的幸福等!小识供参考与指正等。[赞][祈祷][玫瑰]

农民工集体在老板家门前打横幅讨薪,这种行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恶意欠债,就不会有堵住门口要账的现象。

老板们就怕要账者上门,更怕农民工上门讨薪。因为他们讨薪不是一个人上门,都是一个团队,一旦堵住门口就会给他们公司的形象造成影响。

农民工集体在老板家门口打横幅讨薪是否违法。这要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影响了交通,是否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是否对欠债老板及家人进行了人身攻击。如果他们的行为没有这些现象,只是欠债老板感觉面子上过不去,就自认为农民工的行为是违法的,这不是笑话嘛。

对农民工的工资要按时发放,因为农民工他们家庭也要生活。如果财务上出现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工人可以给你一定的时间,但不能一拖再拖。有的农民工的工资春天干的活儿,到年底还不能清账,而农民工家里就指望这些钱过日子的,他能不着急讨要吗?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只老板能为农民工着想,及时发给他们薪水,农民工自然会给老板挣更多的钱。如果老板自己不会经营,动不动就欠农民工的工资,就没有人跟着他干了。

报纸的起源是什么

关于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1)周朝说
我们在前面提到,先秦时代的周朝出现了记事的史官和采风的乐官,因此,有人就推测,像《春秋》和《诗经》这样的史籍,在当时很可能就是一种报纸,它们带有宣传和公报的性质.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几位外国学者,比如说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多年的美国新闻学者白瑞华.但是,这种说法大部分只是学者们的大胆假设,并没有足够的史实根据.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周朝的“报纸”的文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2)汉朝说
持这种说法的以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为代表.在他的《报学史》中的有一节专门论述汉朝的报纸,节的题目是“汉有邸报乎?”他认为,汉朝幅员广大,工商繁荣,文化发达,各藩王与汉武帝之间关系密切,对于京师的政治情报,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报自然应运而生了.应该承认,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汉朝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抄发报纸的客观条件,而且也的确有了“邸”这个机构,但是,却没有关于“邸报应运而生”这样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的字样.因此,汉朝有报纸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还有东晋说等,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报纸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实物或是确定的记载来证实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做学问需要有这样的方法“大胆推测、小心论证”,这用在我们新闻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适,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的推测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头还需要找大量的史料来对想法进行论证,只有想法是不够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的报纸开始于唐朝.
3、唐代的进奏院状报
到了唐朝,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它采取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镇制度.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已经学到,藩镇割据的形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藩镇的办事代表“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叫做“邸”,后来又改叫做“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这里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中枢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其中,我们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们,为地方长官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而传抄的报告,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诏书性质的文件,诏书是有强制性的行政公文,而这些报告,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新闻的渠道.而“邸”或“进奏院”这样的机构,也就成为藩镇首领们设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国情况的信息中心.只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的,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还有称“留邸状报”的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唐代确实存在“进奏院状报”的话,那么它将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就是,唐代确实有“进奏院状报”.有两种途径: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关于这种形态的报纸存在的确切记载,或者是找到“进奏院状报”的实物来证明.恰巧,这两方面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找到了.
(1)先说史料的记载.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关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词语,更是频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还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孙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经纬集》中的一篇文章《读“开元杂报”》.
孙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过中上级的官员.
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作于公元851年,这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从自己的家乡——襄汉(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来到皇都长安,在长安亲眼看到了“进奏院状报”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曾经见到的出自开元年间(713-741)的报纸,所作的一篇文章.(见附录)
在这篇文章中,孙樵生动地描绘了开元杂报的有关情况,使我们研究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文章中,关于《开元杂报》的外观提了两点:一,“数十幅书”,也就是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二,“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等,孙樵后来拿《开元录》核对了一下,“条条可复”,也就是说都可以得到印证.(《开元录》是关于唐朝开元年间的编年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从其他的史书中仍然可以验证,《开元杂报》的内容确实是发生在开元年间的政治事件.)
孙樵还把他在襄汉间看到的《开元杂报》与后来在长安看到的“条报朝廷事者”相类比,可见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它的存在,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奏院状报”提供了一个证明.
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报纸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孙樵所看到的“数十幅书”,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随意给它加的一个称呼.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否印刷,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它肯定是经过复制的多份“条报于外者”的,而且,内容纪录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我国的早期报纸.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官方发布、抄录、传播新闻的做法,时间可以追溯到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引述的史实的上限,也就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开元杂报》的原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根据孙樵的记载作了一份复制品.(见附录)
(2)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我们说,孙樵的《读“开元杂报”》虽然从史实上为我国唐代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开元杂报”却并不存在了,这不得不使人遗憾.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发现了两份唐朝进奏院状报的原件,再次为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两份报纸分别保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有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见方汉奇通史54页图)
从两者的内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因此,它和开元杂报一样,也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我国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进奏院下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
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所有这些特征,我们用先前给出的“报纸”的定义来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报纸并不符合报纸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只能说,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但正是这种原始状态的报纸,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渠道的主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三、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宋朝时的发达、明朝时的独立、清朝时的完备.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一下它的发展轨迹.
1、发达的宋朝报纸
我国早期的报纸,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负责发行邸报的机构是进奏院.
(1)邸报
邸报,只是从宋朝开始的,对封建官报的最经常最习惯使用的一种称呼.宋朝的报纸和唐朝一样,也没有固定的名称,邸报是其中一种.
宋朝建立之初,对唐朝的进奏院进行了整顿,我们知道,唐朝的进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镇首领建立的,他们各自为政,各进奏院的官员们只负责摘录各自的长官所需要的信息.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质变.宋朝在这些分散的进奏院之上建立了一个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其中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进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统一领导.

这样一来,原来由各个地方诸州的进奏院自行开展的对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新闻信息传递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枢部门接管,只是在发报环节上,仍由各地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负责.因此,和唐代的进奏院状比起来,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首先,它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自己的上级藩镇长官报告新闻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一式多份地发往诸路州郡,向地方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第二,它的读者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第三,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第四,它是定期连续发行的.发行的周期,各时期不太一样,从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过.
不过,虽然邸报比起进奏院状报来显示出更多的进步性,但是邸报和进奏院状报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事物,他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即都是封建官报.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刑罚等.
为了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宋始注意到对邸报的传发工作进行管理.其中,严令规定了不许刊登的一些不利于统治的内容,比如说灾异、军情、朝廷机事(也就是皇帝认为容易引起反对和非议的一些事情)、还有未经批转公布的臣僚章疏,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不允许报道的.为此,宋代还实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
(2)小报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古代报纸的发达时期,原因不仅仅在于邸报有了质的发展,还在于,在宋朝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古代报纸——小报.说到小报,我们一定会想起“小道消息”这个词,它和我们正常的信息来源相对,是一种非官方的说法.有时候,小道消息比正规的消息来得早,有时候,小道消息传播了正规渠道不传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闻.
“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而且,可以说,小报是比邸报更为先进的报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仍从报纸本身的特征来看.
首先,小报的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高.大家翻回去看一下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邸报,它的内容很局限,无非是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而小报比起邸报来,内容则广泛的多,有进奏官提供的邸报没有报道的事情,也有从朝廷泄露出来的和报探大街上到的,等等,内容多,来源广,人们读小报的积极性大大超过读邸报.
其次,小报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由于小报不用审查,因此小报往往比邸报传播的早,而且快.
另外,小报的读者面也更广,不仅是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也有不少是小报的热心读者.
小报的出版,打破了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官方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封锁,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和很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清末.但同时,它也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的禁忌,泄露了新闻,因此,小报自诞生之日起,都一直处于非法的身份,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查禁.
2、明朝时民间报房的出现和报业的独立
目前有关元朝新闻事业的记载不多,因此,这段时期在新闻事业史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到了明朝,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布抄传情况又有了巨大的突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民间报房的出现和报业的独立.
明朝的新闻事业与以前的朝代有所区别,它不设进奏院,而是由中枢部门统一安排封建官报的发布抄传工作.发自首都的官报仍被习惯地成为邸报.
明朝邸报的发布和抄传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通政司汇集各类题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也就是说臣僚们的章奏,要让皇帝看到,必须经过通政司,因此朝野人士对这个部门都十分重视,认为它是“朝廷的喉舌”;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令和题奏,通政司的给皇帝的章奏,经过御览之后,有一部分就交给六科分类抄传,他们抄录的内容逐日装订成册,成为邸报的母本,为了工作方便,六科设在故宫午门外的阙右门和端门之间的长廊一带;提塘的办公地点称为“提塘报房”,没有固定的地点,靠租民房来维持,一般也离故宫不远,比如说,《醒世姻缘传》中提到的一处提塘报房就设在西南侧一带.提塘将这些诏令和题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各级官绅中传阅,这就是明代邸报抄传活动的全过程.
明朝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社会新闻,比如说,有这样一则史料:
弘治末,随州应山县女子生髭,长三寸余,见于邸报.
与抄发邸报的地方——提塘报房相比,明代更具重要意义的是民间报房的产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邸报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非常有限,是许多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新闻.小报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但是由于小报是私自发行,很难对其施加有效的控制.于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明朝开始,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部分邸报稿件,公开出售.这样,从事抄报和送报工作,就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这一现象在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比如说,明末有一个叫祁佳彪的御史,在他的日记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
其中的何甥,是他的亲戚,他的职业就是送邸报.这是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与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
明朝既有抄报行、报房,又有送报人,作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的报业也正在形成,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3、清朝的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
到了清代,民间报房有了明显的发展,以京报的刊行为代表.
明代的民间报房,更多是依靠着提塘报房的,他们的消息仍然得自六科和提塘,所刊行的报纸与邸报内容基本一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部分人开始从提塘报房中分化出来,他们摆脱了官方的身份,专门以编发报纸为职业.清代的民间报房具有了更强的独立性,他们所刊发的报纸,也与以前的邸报有了明显的变化.清代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统称为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作京报房.
大家把教材翻到25页,这是一份清代京报的封面.我们知道,在这之前的报纸是没有报头和封面的.这时报纸的封面是用黄色的连史纸作的,所以有“黄皮京报”的名称.封面上用“京报”两字作为报头,因此,清代的京报,又可以写作《京报》.报头下面通常给有某某报房的印戳,比如我们书上的这个,就盖的是“集文报房”,说明这份报纸出自当时的集文报房.当时北京存在的像这样有名号的民间报房很多,聚兴、集文、同顺、公兴、连升等十余家.每期报纸一般为4-10页,对叠后装订成册,大小就同书上的差不多.
京报的内容与当时的邸报基本相近,包括宫门抄、上谕和章奏三大部分.宫门抄,实际上就是由朝廷内部传出、张贴于宫门外的新闻,主要包括朝廷的重大活动,比如召见军机、臣僚们的谢恩谢赏、朝廷的典礼和祭祀活动等等.上谕部分主要是照发皇帝的谕旨,任免、褒奖、赏赐等等.章奏部分是臣僚们的奏疏,包括皇帝的批示.由于这些内容很多,一天的报纸不可能全部容纳,因此选择上的不同,就成为京报和邸报之间、以及各报房所处的京报之间的区别.
京报的发行范围不像官方的邸报,只局限于官府的官员中,而是发自社会各界、甚至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在晚清时期,京报的发行量曾达到1万份左右,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我们知道,邸报的发行是靠提塘从京城、到省城、再到县乡这样一级一级来完成的,而京报则是由各报房雇用的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的,在北京的订户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就可以收到前一天的报纸,外地订户最快的两天就可以收到,而边远的省份也能订阅到京报,只不过收到的要慢一些,需要1个月的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京报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另外,与民间报纸相对的朝廷官报——邸报,仍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清朝,这种官方新闻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地方新闻事业的开创上.也就是说,除首都北京外,清代的各省省会和大一点的地方州府,也出现了专门的新闻传播活动.
在清代的地方新闻事业中,各省的提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就是设在北京的提塘,它和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朝时的提塘相类似.此外,在各省的省会还设立了各自的提塘,叫做省塘,他们除了按规定向各衙门发送官文书和转发来自京都的官报外,也通过自设的报房,翻印京报,向省内的官绅出售.这些翻印的京报,已经不局限于官僚机构内部传抄的官报.
除了翻印京报外,地方报房还刊行了一种报纸,受到当地官绅们的注意,这种报纸叫做“辕门抄”.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私营报纸.它们和当地发行的京报相配合,以个体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地方人士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以上就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一个大致情况,内容非常多,为了使大家有个清晰的印象,我们在最后对我国古代报纸的状况作一个小结.

四、小结
我国的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其中官报指的是“邸报”,它有很多名称,比如“状”、“邸吏状”、“进奏院状报”、“朝报”、“邸钞”等等,“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称.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京报.它们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和邸报比起来,形式和内容都更为先进,具有更多的社会进步性.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间的小报和京报,都只能是古代报纸.它们共同的具有古代报纸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呢?是通过与现代报纸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言论.
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分.它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抄印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成小册子的形式.

古代的邸报,有1100多年的历史,小报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报房出版的京报、辕门抄,也有近400年的历史.它们从诞生到结束,持续的时间都不算短,但发展不快,形式内容的变化不大,在信息量和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都难以和西方的近代报纸相比.这些报纸之所以发展缓慢,固然受到封建君主制度和各王朝限制报纸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安土重迁、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状态,都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土壤上,很难产生对新闻的数量和时效要求较高,和商品化的程度较高的报纸.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影响,一度出现过产生这类报纸的契机,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阶级和面前,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扼杀了.
古代报纸长期发展不快、变化不大的状态,直到战争爆发,的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取消,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以后,才有所改变.但是这时,旧时的邸报和京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已完全僵化,适应不了改变的要求,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只得逐渐被近代化的新型报纸所取代.
孙樵《读“开元杂报”》:
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某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奏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入太学,见丛甓(pi,四声)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乃射堂旧地,则射堂废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入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戌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屈不支.国家则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北虏惊啮边甿(meng二声),势不可控,宰相驰出责战,尚未报功.况西关复惊于西戎,安有扈从事耶?武皇帝御史以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四人,至今卿士□舌相戒.况宰相陈奏于仗罢乎?安有廷铮事焉?”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该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然尚以为前朝庭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tian二声)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桥恨不生为太平男子,及睹开元中书,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帛而漫志其末.凡补缺文者十三,改讹文者十一.是岁大中五年也.

开元杂报复制图
几个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网站:
传播学论坛
新的《传播学论坛》开设有“重点推荐”、“热点问题”、“近期热点”、“专家、学者视角”、“传播人视点”、“网上学术会”、“媒介批评”、 “学子论坛”、“学术、著作评介”、“学者、传人访谈”、“信息专栏”、“调研报告”、“研究资料”、“新书架”等十多个窗口,并新开设了“网上学堂”以满足广大学子.所有内容分类设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传播”、“教育传播”、“报纸传播”、“书刊传播”、“广播影视传播”、“广告传播”、“网络传播”、“公关传播”、“传媒传播”、“传媒经营与管理”、“企业传播”、“行政事业传播 ”、“经济传播”、“政治传播科技传播”、“文化传播”、“军事传播”、“局域传播与国际传播”、“传播与技艺”、“学者与传人推介”等共二十余个栏目,以保证阅者资料查询的需要.
《传播学论坛》是一家专业学术网站,创办于2001年上半年,5月正式上网.
《传播学论坛》编辑部是一种新型结构——虚拟化编辑部.编辑人员在大陆和两地工作.有大学教授,有传媒的高级编辑,有新闻传播研究专家、学者.是科研、教学、传媒三位一体的综合体.论坛编辑均是自愿者,至今义务工作.
创办人阮志孝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副研究员,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的学者,熟悉传媒,有较深厚的学术背景和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在其策划与运作之下,自创办以来,《传播学论坛》发展迅速,不到半年时间,每日浏览量就达到数百台IP.现在,在一般情况下,一日上千台IP.浏览总量现已达60多万多台IP.
《传播学论坛》的受众都是大专以上的知识分子,主要群体是新闻、传播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和博士、硕士、本科生及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广告公司、咨询传播公司等从事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公关人员等传媒工作者.
《传播学论坛》创立的初衷是:为社会提供一个自由学术空间,并以此凝聚一批有志之士,以更为高远开阔的眼界来尽可能全面的研究作为人类三大活动之一的传播活动及种种传播现象;对局限的、支离的、片面的各种传播现象研究加以系统整合,为传播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科学贡献一份力量.
创办三年多来,《传播学论坛》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不仅发表了大量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的论著,而且刊载了大量后起之秀的高质量的文论,被各华文重要学术网

足球豪门俱乐部相继减薪,我们联赛的俱乐部

曾经有人戏言“男足高高薪低能”,如果只发10%的工资,还能不能踢好球?当然这仅仅是玩笑的成分大一些但是也足以看出国足水平。今年特殊时期,经济肯定或多或少受点打击,而队员的收入却是一分钱不能少,前段时间曾经有媒体爆料黄海俱乐部经营不善,养不起队员了,其实像一些小俱乐部确实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资金周转困难,赞助商缺钱种种困境困扰着俱乐部投资人,而大环境日趋恶化,俱乐部在“寒冬下”都在夹缝求生,队员们也要养家啊糊口,很多媒体爆料法甲联赛已经开始按比例发放工资了,而CBA明年也要限制最高年薪,那么我们的中超中甲联赛呢?是不是应该效仿呢

女生口中的渣男一般都是什么样子的

身边例子不合适,拿娱乐圈举例吧。

1、对女生身体暴力或者精神暴力,精神暴力包括冷暴力与语言暴力。

身体暴力代表人物最新鲜出炉的吴秀波,蒋劲夫。对着体力弱势的女人挥拳头,垃圾一级。吴秀波谋财害命宗教控制,渣之教主。

语言暴力代表人物 黄奕前夫 袁巴元 朱丹老公周一围,薛之谦 。在网上互揭伤疤踩女人痛脚打击女人理想,渣之法王

2 对感情不忠诚

人类之所以为人,爱情之所以深刻美好,忠诚为第一要务。

所有出轨队的代表,以立好男人人设的为甚,代表人物文章,陈赫,林丹,王大治,董璇老公,成龙,刘强东等等

渣之大使

3 揭露女人私密

以古力娜扎前男友为代表,这姑娘怎么净找爱发亲密照的男友,无语。

4 玩感情游戏,虽然没有实质的出轨,但是到处乱撩,处处留情,不能给予配偶或者对象安全感。

5不践行自己的诺言

我一定改掉打游戏,我一定戒烟,我以后不打牌了,以后,日复一日的慢慢消耗女生。

以上性别互换也成立,绝对渣女。指两性关系里。

ps 交过几个前男友前女友不算,只要是一对一的你情我愿关系,不在此内。

特朗普在死亡病例突破20万被问时称是

特朗普总统是一个很另类的人,一切过错都是别人的,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犯罪是因为对方诱惑自己,就象犯说自己犯罪是因为对方太漂亮,这种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存在,只不过是十分罕见。

这种人说起话来义正言辞,用通俗的话就是“拿着不是当理说”,把是说成非,把错说成对,耍流氓也耍得那么理直气壮,有时候骂起自己来象骂别人。

本来是一个正常人是不会大庭广众之下骂自己的,别人问到自己的短处或者是自己干的缺德事就会害羞脸红,因为正常人有丑耻心。而特朗普这种人则不是,自己的错误他认与自己无关,都是别人造成的,他自己永远是正义的一方。就象一个罪犯,记者问他犯罪的原因是什么?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反而说是因为对方的诱惑,归罪于被者长得漂亮,身才风情万种。

因此特朗普被问到防控问题时大怒,说这是耻辱,正常人听了,认为是他说的自己,应该是自己骂自己,可看他骂得那么义愤填膺,理直气壮,大家都疑惑了,他到底骂的是谁?不像是骂自己呀?其实,特郎普自己听到这个问题很恼火,骂得是谁,他也不知道。可能是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另一个特朗普自己吧!

外国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外国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先看看欧洲历史上。

东罗马一共出了三位女皇帝。

1.拜占庭·伊琳娜女皇

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皇帝。792年-797年与其子君士坦丁六世共治,797年到802年独治。

君士坦丁六世逐渐成熟,790年通过护卫队发动兵变实现亲政,废除了女皇的共治君主名义,并逼其离开了皇宫。后来伊琳娜运用纯熟的心计与主教和朝臣们共同谋划发动了宫廷,逮捕并囚禁了外逃的君士坦丁六世,797年还下令挖了他的眼珠。

伊琳娜女皇

800年12月25日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为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加冕,使之成为神圣罗马皇帝。女皇竭力与查理大帝保持良好关系,甚至试图和他结婚。而查理大帝加冕后,也同样希望通过与女皇联姻使自己的“罗马皇帝”的称号合法化,并促成东西两大帝国的合并和罗马世界的再度统一,只是求婚使者刚到君士坦丁堡不久,802年在贵族们联合起来反对下,女皇就被了。

2.拜占庭·佐伊女皇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皇帝君士坦丁八世的第二个女儿,是拜占庭和欧洲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她一生共结婚三次,不仅在拜占庭、而且在欧洲和整个世界的所有女皇帝的相关纪录中也绝无仅有。

佐伊女皇

第一任,罗曼诺斯和佐伊共同登上皇位(1028年-1034年在位)

第二任,佐伊便与米海尔结婚,共同即位(1034年-1041年在位)

1041年,米海尔四世去世,没多久,夫妻俩的养子继位,是为米海尔五世,女皇佐伊与米海尔五世共同执政。米海尔五世新上任就把女皇流放到女修道院。但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官民对女皇忠心耿耿,他们一致声援女皇,于1042年4月20日将篡位的皇帝废黜,同时把佐伊女皇和她的妹妹狄奥多拉从女修道院里接回皇宫,姐妹俩共同执政称帝,称“佐伊一世女皇和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在位)。

佐伊和狄奥多拉共同执政了两个月,直到已经年过六旬的佐伊与她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丈夫君士坦丁结婚,这样,君士坦丁、佐伊和狄奥多拉三个皇帝共同执政,称“君士坦丁九世皇帝、佐伊一世女皇和狄奥多拉女皇”(1042年-1050年在位)。佐伊女皇于1050年逝世。

3.拜占庭·狄奥多拉女皇

拜占庭和欧洲历史上的第三位女皇,也是拜占庭的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的末代皇帝(1042年-1056年)。

狄奥多拉女皇

狄奥多拉1042年与女皇姐姐佐伊一世共治,1050年—1055年与姐夫君士坦丁九世共治,1055年—1056年单独执政;1056年狄奥多拉女皇去世,无嗣,马其顿王朝告终。

俄罗斯帝国-叶卡特琳娜一世

叶卡特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俄国女沙皇(1725—1727在位)原名马尔塔·斯科夫龙斯卡。

叶卡特琳娜一世

叶卡特琳娜是俄罗斯帝国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的第二任皇后,俄罗斯帝国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次女即后来的伊丽莎白女皇;死后无男嗣,令继孙彼得二世继位。

俄罗斯出过好几位,就不一一详细说了。

俄罗斯帝国·安娜一世,

俄罗斯帝国·伊丽莎白一世,

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

印度帝国·维多利亚女皇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之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第一任英属印度皇帝,英属印度唯一的女皇,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获得“女皇”称号的君主,英国国王威廉四世的侄女。

严格来说,只有头衔为“皇帝”的女性君主,也就是帝国的女性首脑才能被称作“女皇帝”,但在大英帝国则是例外;大英帝国的女性君主在严格意义上是女王而非女皇,只有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才有了“印度女皇”的头衔,但她仍然不是整个大英帝国的女皇,而只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女皇,且印度女皇只有她一位,她也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拥有“女皇”称号的君主;

维多利亚女皇

1877年接受“印度女皇”称号。在位期间使大英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第“日不落帝国”,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其子女众多,与欧洲各国王室联姻,有“欧洲的祖母”之称。

非洲

埃塞俄比亚·佐迪图女皇

她是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的私生女,埃塞俄比亚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正式称号是“众王之女王”),也是第一个受国际承认的非洲国家的女性国家元首。

佐迪图女皇

亚洲

越南

李昭皇(1224年—1225年在位):即李天馨,本名李佛金,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越南李朝第九位也是末代皇帝,李惠宗次女,初称昭圣公主;

1224年,惠宗无男嗣,立其为皇太女;同年权臣陈守度废惠宗,立其为帝,时年仅七岁,实际权力掌握在守度手中;

1225年嫁给守度侄陈日煚(即陈太宗),同年禅位于夫君,降为昭圣皇后,李朝为陈朝所取代;因无子嗣,于1237年被陈守度逼令太宗废其后位,复称昭圣公主;

1258年,陈太宗把李佛金许配给重臣黎辅陈。1277年去世。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昭圣下嫁辅陈二十余年,生男上位侯琮、女应瑞公主圭,至是年六十一薨。”

日本

①推古天皇(592年—628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33代天皇、第一位女天皇。

②皇极天皇(642年—645年在位,重祚为齐明天皇,655年—661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35、37代天皇。

③持统天皇(690年—697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41代天皇。

④元明天皇(707年—715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43代天皇。

⑤元正天皇(715年—724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44代天皇。

⑥孝谦天皇(749年—758年在位,重祚为称德女帝,764年—770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46、48代天皇。

⑦明正天皇(1629年—1643年在位)日本历史上109代天皇。

⑧后樱町天皇(1762年—1770年在位)日本历史上第117代天皇、也是至今最后一位女天皇

日本从592年到770年,出现了6位女天皇。其中推古女帝和元明女帝分别是飞鸟时代和奈良时代的开创者。这段时期是日本历史上独特的“女帝时代”。

历史上还有一些实际是皇帝,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还有很多没讲了。

我是千河,欢迎评论区留言。

拜登VS特朗普,感染人数超166万的美国

特朗普将继续为中华之崛起再奋斗4年,不管最后确诊人数会不会超过200万,川建国大概率还是会赢得选举。选举年碰到,美国人到底会选谁,取决于三个问题:美国人给特朗普应对打几分?美国总统连任概率如何?疯子跟傻子选谁?

美国人给特朗普应对打几分?

确诊超过166万人,死亡逼近10万,在我们眼里,美国人应该恨透了特朗普,但事实上美国对川建国同志的表现相当满意。5月21日,美国知名民调公司“皮尤调查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了其对美国人看待美国和其他国家以及世卫组织对肺炎应对的民调调查,结果如下:

  • 对于的抗疫措施,52%美国人选“一般”和“差”,47%选“好”和“非常好”。
  • 对于的抗疫措施,63%美国人认为“一般”或者“差”,26%选“好”,仅有7%选“非常好”,剩下的弃选。
  • 美国人认为表现最好的国家是韩国和德国,选择这两个国家的防疫工作“好”和“非常好”的都超过了6成,认为不好的都没有超过3成。

虽然这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但是现实就是,美国人认为他们还是生活在天堂,在的情况下挣扎的是人。

美国总统连任概率如何?

在美国短短200多年的历史里,共有58届45位总统,川建国是第45任,这45位总统里,只有十位总统竞选了没能成功连任。虽然川建国又是建议注射消毒水,又是甩锅,但是他的支持率不减反增。很显然,死人不会投票,活下来的美国人,每一个都得对强力要求重启经济的特朗普感恩戴德。

对于生意人特朗普来说,只要能赢得选举,哪管背后洪水滔天。恰好,大多数美国人也是这么想的,只要不妨碍他们赚钱消费,干啥都行,真的是为了自由,命都不要了。

疯子跟傻子选谁?

如果说特朗普是个满嘴跑火车的疯子,那么他的对手拜登,就是美国全民嘲笑的老年痴呆傻子。 甚至很多人认为,老拜登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很可能第一任都做不完人就要彻底老年痴呆了。

很显然,崇尚自由的老美,基本上是把拜登当成笑料看了。更何况,选特朗普,还可以经常看到伊万卡的盛世美颜,总比天天看白发苍苍的拜登养眼。

总结:在生得自由,死得随意的美国,特朗普赢得选举的概率明显更高,与其指望美国人清醒后哄他下台,不如期待川建国继续执政,为中华崛起做更大的贡献。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

唐玄宗是如何得到儿媳杨玉环的?(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我们知道,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流传已久,“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虽然是皇帝为了博得宠妃一笑而滥用职权,有不良影响,但也充分体现了两人的感情。

其实,杨玉环最初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的媳妇,也就是儿媳妇,杨玉环还与李隆基儿子李瑁生活了好多年。并且李隆基最先宠爱的老婆也不是杨贵妃,那么杨玉环是如何成为唐玄宗的老婆的呢?唐玄宗李隆基又是如何得到儿媳妇杨玉环的呢?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1、杨玉环邂逅寿王李瑁,奉旨成婚。

杨玉环,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朝宫廷音乐家、舞蹈家。蜀郡人,是隋朝旧臣杨玄琰的女儿。父母离世后被洛阳的三叔收养。杨玉环自小就模样清秀,聪明伶俐,在三叔的培养下,歌舞乐器是样样精通。她的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玉环结识了咸宜公主。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皇帝为女儿咸宜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仪式,杨玄璬带着杨玉环一起参加了婚礼,结果就是在这场婚礼上,唐玄宗的十八子寿王李瑁见了杨玉环,惊为天下,寿王对杨玉环的才貌仰慕不已,就央求母妃父皇赐婚。

寿王是武惠妃的心头肉,武惠妃对儿子百依百顺。儿子执意要娶杨玉环,她当然不会拦着,何况,杨家与皇室联姻已久,娶杨家的姑娘,不违反王子皇孙娶妻的规矩。但是,寿王能否如愿以偿,得听皇帝老爹的。

当时李瑁的母亲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哪能顶住武惠妃的劝说。武惠妃是唐明皇的心头肉,没有皇后的名分,有皇后的实权。武惠妃跟唐明皇一嘀咕,唐明皇立马答应了寿王婚事,下了一道圣旨,封杨玉环为“寿王妃”。

就这样,在武惠妃的“牵线”下,唐玄宗一道圣旨赐婚杨玉环,16岁的杨玉环嫁给了李瑁。杨玉环嫁给寿王后,二人生活十分甜蜜。时而吟诗作赋,时而莺歌燕舞,日子过得好不自在。二人本以为就这样花前月下,相守一生。

2、唐玄宗宠妃病逝,痛失爱妃无心朝政。

唐玄宗当时最爱的宠妃是李瑁的母亲,也就是武惠妃,她是女皇武则天家族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儿,李隆基登上皇帝宝座后不久就入宫,当时武惠妃十五岁芳龄,很快得到唐玄宗的宠爱,在后宫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宫中的地位与礼仪几与皇后比肩。李瑁是玄宗的第十八子,这个武惠妃承袭了武家的政治遗传基因,希望自己的儿子李瑁取代太子李瑛,登上储君之位。

于是,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她恃宠后宫,深谋策划,勾结宰相李林甫等人,诬告太子李瑛“潜构异谋”而被废并赐死,连带另两个皇子鹗王李瑶与光王李琚,为自己的儿子登上太子之位铺平道路。不成想,这武惠妃随后患了重病(也有人说是因为武惠妃进谗言杀害了三位王子,他们死后变成厉鬼来索命)药石不进,于这年的十二月七日去世,年仅四十岁。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去世十分悲痛与惋惜,下诏追赠为“贞顺皇后”。武惠妃的去世,使唐玄宗的心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年唐玄宗已经52岁,渐入老年,整日无心上朝,郁郁寡欢,基本上是“数千,无可意者”。

3、高力士推荐儿媳杨玉环,唐玄宗一见倾心。

唐玄宗痛失爱妃,情绪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为了唤起唐玄宗对新生活的热情,走出武惠妃之死的阴霾。有一天,高力士对神情萎靡的李隆基说,寿王李瑁娶了一个妃子叫杨玉环,与武惠妃极为相似,并且精通歌舞,绝世无双。唐明皇听了不但不生气,还草拟了一道圣旨,派高力士传召杨玉环。

唐玄宗在华清宫(今陕西临潼华清池)召见寿王妃杨玉环,但见她肌态丰艳,骨肉婷匀,眉不描而黛,发不漆而青,颊不脂而红,唇不涂而朱,果然倾国倾城,正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一般:“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精心梳妆打扮的杨玉环简直是仙女临凡,无与伦比,让唐玄宗喜得心跳血涌,意荡神摇。他命她坐下,问其技艺。她回答说通晓音律,随后吹起玉笛,清音缭绕,逸韵悠扬。李隆基再以自己创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声,且歌且舞,歌如莺啼,舞如飞天。唐玄宗听得痴了,看得醉了,当夜留下这个儿媳同宿。当时,唐玄宗51岁,杨玉环17岁。

4、唐玄宗暗度陈仓,巧夺儿媳杨玉环。

我们知道,唐代的婚俗,深受北方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习俗影响,打破婚姻的伦理道德限制,皇室贵族与士大夫不拘儒家道德礼法已经习以为常。唐玄宗纳儿媳杨玉环为妃,虽并非是什么惊世骇俗,但唐玄宗也非常明白,抢夺儿子的媳妇在礼制上是行不通的,毕竟自己是皇上,纵使没有御史站出来以死相谏,也会受天下人指责,堵不住悠悠之口,可他已经离不开这个女人。

无奈之下,高力士献计,以为已故太后祈福为由,让杨玉环离开寿王府出家,让杨玉环先在太真宫假做女道士,几年后,祈福已满,为表彰杨玉环,便让其还俗,封为贵妃,纳入自己宫中,这样一来也就堵住了悠悠之口。

于是,唐玄宗让杨玉环上一道表文,以给已故的太后祈福为名请求成为女道士。唐明皇假戏真做,下了道圣旨,赞扬“寿王妃”,享受荣华富贵,还不忘皇太后恩德,作为小小的王妃,这样的情怀,是何等的高尚,为了表彰“寿王妃”的道德情操,假模假样的唐玄宗赐予杨玉环“太真”的法号。从此之后,杨玉环变成了杨太真,告别寿王,住到太真宫。“太真宫”就在唐明皇的皇宫里,杨玉环可以随时入宫为皇帝侍寝。这样一来唐玄宗将要娶的就是女道士杨玉环,而不是寿王妃杨玉环了。

《旧唐书》记载,这个杨太真,真的是个宝,“资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奉承迎,动移上意”。入住“太真宫”将近五年的时候,唐明皇为了表达他的爱,封杨玉环为“贵妃”。这个封号,可不是一般的金贵。“贵妃”的封号,自唐太宗之后,再也没有封过,宠爱如武惠妃,也只是“惠妃”。就这样,杨玉环成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杨贵妃”了,可以说是华丽转身。

唐朝当时以丰腴为美,杨贵妃虽然体态丰腴,却精通音律和舞蹈,唐玄宗也是个精通音律的人,得到杨贵妃这样一个通晓音乐的宝贝,可谓是琴瑟相和,把玄宗迷的是神魂颠倒。为了宠爱杨贵妃,唐玄宗不惜重金为杨贵妃打造华清池,仅供杨贵妃一人使用,不惜千里运送荔枝博美人一笑,可见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迷恋之深。

就这样,唐玄宗得到了儿媳妇杨玉环,虽然有违人伦,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转变身份的手段还是行得通的,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学院

第一个呢,应天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第二个呢,岳麓书院,挺有名气的,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南岳七十二峰最末一峰的岳麓山脚,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第三个呢,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风景非常好。第四个呢,石鼓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小弟不才,去过或者听过这几个书院,所以只能写到这了。

相关文章

标签列表